2012-03-13 11:30:00
肥胖症可以是原发性,也可以是继发性。仅就单纯性肥胖来说,其产生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,故而就有了产生单纯性肥胖病因机理的几种学说。
(1)高胰岛素血症学说――有人做大鼠的动物实验发现,如果破坏胰β细胞与丘脑下部保持神经联络的大鼠的大脑复内侧核后,大鼠体重会明显增重,将原有胰细胞的功能破坏,而将胰细胞移植到肾外膜,使其与丘脑下部失去联络,此时即便破坏其大脑腹内侧核,其体重变化也不明显。其原因是,发现前者能使血中胰岛素增加到68.36±0.34mmol/L正常对照组为7.6±ol/L,而后者只为9.12±0.69mmol/L胰移植对照组为9.13±0.52mmol/L。因此说,即便破坏腹内侧核后能引起轻度的摄食量增加,但如果非常高胰岛素血证,也不能引起明显的肥胖。
高胰岛素血症,能够增进人们过多地增加饮食量,使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合成加快,促进血液中的脂肪沉积于脂肪组织中,同时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,增强脂肪蓄积作用是其主要原因。大多数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都发现有高胰岛素血症这一事实。这种高胰岛素血症,不仅在进食且在空腹时大多数均呈升高现象。而另一方面,一旦体重减至正常后,高胰岛素血症也就随之消失了。因此说,高胰岛素血症(胰岛素分泌增加)被认为是肥胖产生的原因,是有一定根据的。
(2)脂肪细胞增殖学说――脂肪细胞的增殖,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。一种是指脂肪细胞内不断蓄积脂肪而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性增殖;另一种是,蓄积脂肪的细胞数量增多,也就是说,不断增加新的脂肪细胞。前者称为肥大型,主要发生在成人,后者称为增殖型,多见于婴幼儿童的肥胖。从婴幼儿开始肥胖者,至成人后,多表现为增殖与肥大混合型,这种情况比较容易产生重症肥胖症。
最近研究发现,有少部分脂肪细胞终生都在增殖外,大多数增加主要发生在如下3个时期。
第一是妊娠末期,由于母体过量的摄取脂质和糖,从而引起胎儿脂肪细胞的过量增加。
第二是出生后一年左右,这一期间的脂质和糖的摄取过量也易增加婴儿脂肪细胞数目。
第三是青春发育期,这一时期的过量脂质和糖的摄入也能使脂肪细胞数目增加。特别是处在成长期,过分摄取与生长关系不大的脂质和糖类,脂肪细胞的分裂增殖会变得十分旺盛。从而因过增的脂肪细胞,使身体变成“脂肪细胞增殖型肥胖症”。
(3)过食学说――消化机能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吸收大部分热量(焦耳)和营养物质的手段。因此,在有关肥胖成因问题上,简单而言,就是摄取的能量(焦耳)与消耗的能量(焦耳)约等于贮藏的能量(焦耳)。也就是说,只要摄取的焦尔过剩,哪怕身体没有发生任何代谢异常,也会增加贮藏量,形成脂肪贮藏增加的原因。事实上,动物实验表明,饮食性肥胖,一般均不存在种种与肥胖形成有关的代谢异常问题,肥胖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过剩卡路里引起的。
但是,为什么单纯性肥胖,过食是其发生的原因,有关这一点还不十分明了。在这里,我们只是收集几种假说供参考:①引起饱食感的血糖域值升高说,②胰岛素分泌过剩说(高胰岛素血症说),③颅内胺机能紊乱说,④多肽激素紊乱说,⑤应激反应(增加食量)说。等等。尽管这些假说都各自阐明了其中的道理,但是,肥胖本身是一个复杂原因综合的结果,到底哪一种假说比较实际呢,或者哪一种占的比例较大呢?这些有关问题,均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。
不过,我们必须承认,过食学说,肯定是引起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(4)错误的进食频次学说――这一学说告诉人们,在进食量相同的情况下,由于进食的频次不同,也会引起肥胖的产生。大鼠动物实验表明,每天只给予2次饮食和自由进食的大鼠对比,前一组体重明显加重。在人群中也发现多吃少餐与少吃多餐相比,前者更易引起肥胖。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
查看更多: 关于人体产生肥胖的学说